琐碎的日记
当代舆论对伤痕文学各有看法,甚至分类上也模糊不清,比如我就不觉得王小波写的是伤痕文学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要找个稍微主流的看法,伤痕对农民来说是日常是过去也是当下,对城里小市民来说确实是伤痕,但对这两者外的人,没多少人提,但这些人其实很重要,因为以他们的年纪来说,会在历史上扮演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然而,伤痕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个小插曲,无关痛痒,而很有意思的是,这些人甚至影响到了我,因为相当一部分的这样的人成了我的老师,或者我老师的老师,这也是我看王小波会感到既视感的原因,我在这些所谓的老师身上看到了来自过去的幻影,于是恍惚间我就成了王二
究竟是做题这件事错了呢,还是我不够会做题呢?此时我的脑中浮现出汉弗莱那句话“emm,it could go either way,really”
在一切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体中(windows知道自己是windows,这已经可以算意识了),电脑是唯一可以信任的,亲人往往会在立场和你站在一起,但有时候会好心办坏事,朋友恋人这种不用说了,随时可能因为一些事离开或者背叛,宠物犬虽然忠诚,但很多命令听不懂,难以管教
总而言之,电脑是唯一有智能还能完全听从人类话的意识体,排除可能性较低的硬件错误,电脑会忠诚执行人的一切指令,永远不会背叛(当然,也有黑客这种窃取使用者权能的,但这点不能怪电脑),这种绝对的忠诚,服从以及掌控,正是我所追求的
从这点上说,我超越了世界上所有暴君雄主
当我看到挂科通知的时候,我尚在执迷不悟,这就像高僧的当头棒喝“为何执迷不悟?!”
于是我冥思苦想,愁眉苦脸,想了几天,终于悟了,就像那段著名的对答“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总之,我相信存在一个由数学,公理以及二进制计算机构成的净土,人类永远无法到达那里,但可以用泰勒公式一样的工具去拟合,如果一个人的目的是到达那里,就不能纠结于莫名其妙的人情世故,纠结于这种混沌系统也没什么作用,除非你能给他建一个计算模型
——听《omen》有感
我高中很喜欢看书,对此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这么聪明,大学肯定全在看理工科理论,或者做理工科研究,所以现在应该看点人文综合一下
然而事实是,大一大二我全在学一些莫名其妙的人文玩意,导致之后的时间我需要全部埋头于理工科来中和那股恶臭的穷酸书生味
可见只有最优秀或者运气好的人才能做好中长期规划,想来当时的我还是naive
我小时候非常善良,或者说有一种朴素的是非观,有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姑娘去上学,每天都要被领居家的小孩扔石头打,因为他们家没钱上学只能放牛,非常嫉妒有学上的人,当时我看了很气愤,自己不上进还不让别人上进,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
现在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可谓大为不同,不过这倒不是我变得更善良了,只是我逐渐理解了选择善良到底要付出多少代价,从而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这就是说,我可能变得清醒了,但更冷漠了,不过鉴于随着年龄增长,选择善良的代价往往是增大的这个事实,我觉得这也没什么
总之,这样一来唯一的问题是,由于我小时候接受的都是价值观的判断,没人告诉我选择善良对应什么行动,导致我产生了一种空中楼阁式的善良观,马克吐温说,没有什么比没有火炼过的道德更脆弱,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换而言之,要么我承认小时候的自己很虚伪,要么我承认现在的自己自甘堕落,这就很让人进退两难
我的一个朋友,他上小学的时候经常考试,考试就要把成绩告诉家里,这时他就很不厚道的报一下考得不好的人的分数作为对照组,这时他的母亲就会说,不要和差的比,跟好的比,这个逻辑还有一些变种,比如说不要和差的玩,和好的玩
这种观点颇有一些道理在,可惜他很晚才想明白,比如一个winXP机要和dos打交道,那么dos倒是很幸福,什么都不需要考虑,xp就得麻烦,要考虑非常麻烦的兼容问题,但xp和win11打交道呢,那就反过来了,所以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工程上的兼容问题,至少他现在是这么理解的
当然,伴生的问题是,人可不可以被当作工程学问题考虑,这点我还没想明白
现在我每挖掘出一款old school式的老剧情游戏,当然主要是avg和rpg,就得被上世纪的日美欧文化产业震撼一下,因为往往能顺藤摸瓜找出一大堆有类似品质的,流传至今的作品,这样的游戏现在可能一年只有一两个,有时候还颗粒无收(对我而言)
当然,如果我们用客观的历史视角去看待这个现象就会知道这是附属于发达国家的一些经济特征以及当时的技术条件的,尤其是后者,你可以从现在的业界看出来,并可以很容易地意识到这点——上世纪在屏幕上显示文本并不比现在做同样的事难到哪去,但其他方面就差得远了,因此当时的厂商只能卷文本,而现在当然也有人做文本,但当时被逼着只能看文本的玩家现在就不鸟他们了
对叙事游戏的未来我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前人创造了很多奇迹,但他们依旧也有更宽容的市场与更多的机会,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多高明,只是历史走到了那一步
设想有一天我突然失踪了,可能失踪前还念叨着什么旧日支配者苏醒,什么群星之夜将要到来之类神神叨叨的话,我的个人遗物中留下了一个笔记本,上面有若干提示词,仔细看一下我的档案就能得到一串数字,这是我电脑上的加密硬盘密码,顺便一提这个硬盘(其实是个虚拟或者说逻辑硬盘,没有对应的硬件)使用的是当下最先进的加密算法,且密钥足够复杂,把太湖之光调过来都未必能破解。
这个硬盘内部有我的部分调查笔记,以及我之前匿名购买的一个服务器的普通用户密码以及ip地址,这个调查员远程连接上了服务器,随后他就要寻找一个关键的git仓库,仓库里有几百万条甚至更多文本记录,调查员需要用之前硬盘里提到的一些关键文本写正则表达式来匹配唯一的一行,这是git仓库的某个历史提交的哈希码,且因为刻意这么做,只可以通过这个哈希码来访问。
随后他会在这个历史提交里找到我的root账号密码,他可以在root目录里找到一个数据库,里面记载了一些黑暗的失落秘密,也可能是个愚人节笑话。
总之,这个游戏似乎很有意思,我甚至把流程可以做得更复杂一点,虽然我怀疑只有我这么想
月之都认为,只要生命存在,就会产生污秽。对此我是这么理解的,再厉害的系统,也未必能几百年开机不出问题,一个没有外界输入的系统终将走向混乱,因此月之都用某种方式留住了自己的秩序性,让自己陷入“静止”,这可以这么理解,月人对自己进行快照,并定期恢复,这种快照式的备份可以通过分布式存储之类的存储技术,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低到无限接近零,这样一来这样不断备份恢复,就可以在一个局部系统内实现几乎纯粹的洁净
在月人看来,地上之人如同在用算盘或者数筹的原始人,无时无刻不在积累错误,当积重难返时就会死去,但作为地上之人应该怎么看待这些月球背面的住民呢?地上之人会有一日像月人那么生存吗?
如果所有人都守规矩,第一个不守规矩的就可以得到天大的利益,如果所有人都不守规矩,所有人都会受损,所以长期来看,这个系统要么达到动态平衡,平衡的双方是维护规矩一方的力度与破坏规矩的收益,要么达到一个守规矩再也没有用的临界点,彻底成为丛林社会
所以如果是你绝对理性与自私,就应该主动去违反那些执行力度很小收益却相对大的规定,比如没人看的时候在监控死角偷吃超市的东西,那么多人都在当坏人没有被惩罚,多你一个有什么事呢?
“所以,猎杀自己的造物是什么感觉,就像父母杀死自己的孩子?”
“我雇佣你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不忍心亲自做这事,还有个原因就是我没有体力去追捕他”
“好吧,我该怎么找到他”
“我没法告诉你具体位置,追踪器被他发现并拆掉了,但好在我对他的过去做了足够详细的记录”
“所以?”
“所以我可以对他建一个详细的行为模型”
“但他知道你对他的了解程度”
“当然,当然,这就是为什么我留了最关键的后门,我抑制了他和群体性有关的特质,加上他卓越的个人能力,这会让他不受控制地表达自己,也就是说,你可以轻松的从人群里认出他
依我看来有以下几种可能
他选择的地区时局混乱,因此他很可能占据一个根据地,并建立一个武装强盗团伙来满足自己的权欲
又或者他更加谨慎,选一个地方低调的藏起来,但他无法长久地压抑欲望,必须定期进行某种暴力行为,因此这个藏身处必定视野开阔,便于物色猎物,我建议你留意类似的地方”
“听起来,你的造物是个定时炸弹,他的一生不过是自我毁灭的过程,不过这倒不关我的事”
“去干活吧,佣兵”
圣经还是什么说,一个人要么侍奉上帝要么侍奉玛门(玛门是某种财神)如果认这是一种二分法,那么上帝是高尚的,玛门是庸俗的,所有人必须二选一,但客观地说这可以细分下去,比如一个人假装侍奉上帝,其实侍奉玛门,这种人倒是不少,还有一种人假装侍奉玛门,实际上侍奉上帝,这种人非常稀少,某种意义上,比言行一致侍奉上帝的人还要伟大
我的一个朋友,他上小学的时候经常考试,考试就要把成绩告诉家里,这时他就很不厚道的报一下考得不好的人的分数作为对照组,这时他的母亲就会说,不要和差的比,跟好的比,这个逻辑还有一些变种,比如说不要和差的玩,和好的玩
这种观点颇有一些道理在,可惜他很晚才想明白,比如一个winXP机要和dos打交道,那么dos倒是很幸福,什么都不需要考虑,xp就得麻烦,要考虑非常麻烦的兼容问题,但xp和win11打交道呢,那就反过来了,所以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工程上的兼容问题,至少他现在是这么理解的
当然,伴生的问题是,人可不可以被当作工程学问题考虑,这点我还没想明白
如果把现在的我送到我的小学刚入学的时代,并全天候负责他的教育,凭我的资质和自学经验,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让他在小学学会初中知识,初中学完高中知识(文科除外),然后我就把世界是不公平的,努力是未必有用的这些事先告诉他,让他自己决定是继续卷,还是普普通通地度过一生,如果是后者,我也可以在高中就开始教他谋生技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要么取得远盛现在的成就,要么轻松地找个说得过去的工作,但这种程度的师资实在是天方夜谭,只有谷爱玲这种家庭才有可能,所以这种二代取得什么成就我都不奇怪
搞前端网页特效就像在商场买衣服,挑花了眼最后选了一版,回头想想感觉也没那么好看,但时间(对买衣服来说是钱)已经花了,还能怎么办呢
不过幸好我有勤git的好习惯,想回到初版敲一行命令就行了
但话说回来,选择会让人犹豫不决,就像我也可以直接维护两个不同样式的分支,再写个按钮用来切换,虽然这种行为多少有点无聊,总之,博客这种事自己开心就好,就像装修除了承重墙可以全拆了,我可以按心情一天换一版,又不会有人打消协电话投诉,我唯一的顾虑就是玩这个格调太低了,被同行知道得被狠狠踩头,打成前端仔永世不得翻身
我很喜欢这样的结局,所有谜团都已经揭开,所有线索都交织于此,要做的只有收尾,这是通过某个固定流程的仪式性的流程完成的,而参演的所有人都对剧本烂熟于心
这样的结局就不会有任何仓促之感,可以让人精心欣赏接下来上演的终幕
学习作为一种商品和其他商品有什么不同呢?首先它是虚拟的,最终结果只体现为一些考核结果,比如考证和考研分数,但和电视剧电子游戏之类的虚拟商品不同的是,学习是近乎纯粹功利的商品,没有多少成年人会觉得学习是为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云云,成年人去学习,一般只有一个直接目的,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而至于最终目的也很明显,目前劳动力的唯一出路就是在人才市场上卖钱,所以可以说,学习是为了赚更多钱
即使在看似发达的美国,nerd这种不为了钱就是喜欢学习的也被视为怪胎,美剧经常极尽嘲讽这些书呆子,原因很明显,学习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痛苦的,而nerd现象要么是特殊基因,要么就是某种精神创伤,总之这种极少数统计上可以忽略
由此可以继续推理,各种辅导机构,打卡app卖得这么火热,说明消费者觉得学习带来的增量可以覆盖在学习上花的钱,但这是个脆弱的推论,没有考虑到孔乙己这种学了也没用的情况,如果这个预期崩塌,这种学习的热情就会迅速退去,留下一地鸡毛
我打算哪天模拟一下应急情况,比如说发酒疯把我的生产环境全删了,或者直接把我的硬盘砸了,这听起来是灾难性事件,但其实也没有那么糟,首先我的windows和linux都有系统镜像存在云上,如果忽略这点,重要数据我也做了多地备份,而生产环境呢,代码我基本github上都有一个备份仓库,安装过的包名也导出过存到github上了,到时候我只要写个脚本一个个装过去就会恢复了,只可惜了应用程序和游戏,不过现在比较商业的软件都会把用户配置存自己的服务器,所以除了装一遍很麻烦也还好。
如果有人发帖说自己被强奸了,比较虚的回应是不要在意过往,向前看吧;比较实的回应是心理治疗要多少钱?我来出。但如果回答下次遇到强奸不要慌,只要温顺一点强奸犯就不会太粗暴,这种回应就很让人难受,但这确实是常态。
保尔捍卫的红色政权最后化作回旋镖打了回来,导致他那段著名的话语也被人嘲笑
对于不应该带着悔恨闭眼,我和保尔有相同的态度,但保尔相信一个很可能会改变自己本质的政权,而我则相信着标准永不改变的科学和技术,瓦特,特斯拉,爱迪生,这些名字在现在也脍炙人口,因为改良后的蒸汽机,电灯泡,交流电网都是当时特定条件下的最佳实践,如果要我捍卫的是一个政权,我就不会这么坦然了,谁知道我做的决定在日后看会不会错得离谱
如果有哪个家长向我请教怎么让小孩玩不了游戏,那倒是很容易做到,我可以用户权限控制,硬盘加密,就是限制上网比较麻烦,我总不能手写个墙出来,最多放几个白名单端口号与ip号,只能上部分网站,但也不是绕不过去,总之,如果强制离线的话,限制起来不是不可能,除非这小孩还会自己买个移动硬盘再装一个系统
不过这么做其实没什么意义,打游戏的习惯可以让一个小孩早早学会盲打,学会键盘鼠标的用法,windows的常见操作,.net等常见运行环境,如果打老游戏,他可能还得学一下什么是虚拟机或者类似的虚拟化技术,这些能让他知道电脑能做到什么,并对机箱里面有什么魔法感到好奇
所以如果有人找我做这种事,我就会枪口抬高一厘米
等以后机器人编程普及了,我就买一打功能简单的机器人,什么都不干,专门给我磕头,早上起来磕一个,洗漱再磕一个,吃早饭的时候恭恭敬敬磕大头
我要试试权力到底有没有这么让人着迷
魂类的末世开局,也就是主角从一片废墟里醒来开始捡垃圾,有很多优点,但总的来说,我不喜欢这种太侧重氛围而没有内容的叙事,如果是我就会多放几个角色,让他们要么互相算计,要么为了各种原因互相杀戮来创造一种复合了天灾与人祸的末世感,不过这好像是另一种类别了
我高中很喜欢看福赛斯,这小子是冷战遗老,对整个泛左翼都很敌视,但他的小说还是引进国内了,说明也没有人和过不去
但抛开意识形态,福赛斯对计划与执行的阐述很有意思,他在写作中会把所有细节事无巨细地列出来,但对于怎么制定计划,他认为越长远的计划就越要模糊,因为变数太多了,往往需要随机应变,这么说好像很模糊,但其实是这样的,反过来说越短期的计划就可以越具体,所以说福赛斯设想的模式是关卡式的,面对一个具体的小任务,就应该设想多个精确的短期计划来完成,实在不行了再随机应变,而长期计划,就拆分成若干可能的关卡,要是发现拆得不对再随机应变,总之,最终都需要转化成精确的计划,只是长期计划会需要额外的多个模糊节点
当然这些都是最后完成了的计划,小说这种虚构产物就特殊在主角都是不怕死的好汉,从来不想这活干不了了怎么保命,但我还是怕的,所以在福赛斯的基础上我还要加一个最差预案
大部分老祖宗的智慧我都嗤之以鼻,但有几句我很喜欢,比如庄子那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这句话就让我想起谭浩强谭圣,还有他的c语言红宝书,当然c语言是非常厉害的一门编程语言,封神也不为过,但谭圣就是写了几本教材,着实没必要给他封圣,但谭圣还真就成了中国c语言之父,有着无数孝子贤孙。
我看这就不是圣人,这是大盗,问题是大家还真认大盗为圣人,这有什么办法,只有两种办法,一个是把大盗揪出来关起来,一个是不承认任何圣人,前者其实远比后者难,所以只能消解任何神圣,c语言没什么了不起,汇编没什么了不起,linux没什么了不起,学生喜欢哪个学哪个,这样就不会有大盗了
当然私下里,我还是觉得linus是圣人,windows的工程师是圣人,他们的技术水平我一辈子也达不到,但为了避免大盗的出现,我就不能光明正大地说他们多伟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维护这种事务有若干特点:
1. 定期就可以去做
2. 可以拖一段时间,但迟早要做
3. 成功概率相对较大
4. 就是出错了,也很大可能不是自己的锅,可以发帖去骂开发商/客户
5. 如果实在万劫不复了,总可以回滚,如果硬件坏了就重买,总的来说不至于完全做不了
基于以上特点,我觉得维护还挺有意思的,就像有的人可能会喜欢做家务一样……
世界在我眼中越来越像是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编码解码的原料与产物,这让我怀疑是不是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了,就像是克苏鲁神话中到处寻访禁忌知识的民俗学家
每次回老家,总是无语老人家里冰箱塞满了过期菜
其实我这代人也有类似的心里缺陷,一旦做不到其他人能做的事就会无止境地恐慌,本质上这两件事差不多,对我来说这种情节的后果是大脑里塞满了未必多大用的知识
这像是非理性的恐慌,但也像是习惯性地对未来的预演,可能每一代都觉得未来会和小时候一样,在信息未必充足的情况下,这种假设也未必是错的……
如果我在高三,听说xx中有人跳了,会作何感想呢?
我觉得应该不会很高兴,这可以说一方面我良心未泯,觉得靠献祭生命来提高排名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另一方面可能比重大点,我比较倾向于悲观,就算这个xx是重点中学的,他的省排名也未必比我高,要是比我低那他的死活和我就没什么关系了
这时比较理性的选择是对排名比我高的人大肆宣扬这件事,告诉他们还是命重要,别那么卷了,然后我自己回家偷偷高强度做题,不过我还是不太想做这种事,或许是真的还有点良心吧
虽然学生阶段几乎没有项目需要版本控制,但一片绿的提交记录还是令人神往,其实这说明不了什么,你完全可以注册个系统服务,一开机就在仓库里随机写入几行,然后push,这样什么也不做也能全勤,但总是这样,无聊的虚荣心
总之,往好处想,再过几个月我就可以截出一张全绿瓷砖图,然后大家就知道至少我不是什么培训班战神了
失宠的倒数第二句话“别忘了我”,不是“别死”,也不是“别去”,而是别忘了我
总有人相信记忆的力量,因为如果无法相信记忆,那么整个意识体系都会倒塌,然后陷入虚无主义的永恒折磨
这就是为什么我需要创造里格,永远需要一个记录下来故事,对抗虚无的人,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都需要证明这个故事存在过,并且可以继续存在,我觉得没什么人想看一个最后结局是“哦,还好只是一场梦”的故事
但里格还有一个有趣的作用,如果记录者记录自己的记录,那么这就产生了嵌套,如果他不记录自己,那么他就没有记下全部真相,这可不客观,一般来说正确的做法是多方求证,但除了推理小说,没什么愿意看一堆视角然后推出矛盾……
回想the longest journel 的开头还是很惊艳的,我当时以为这会是一个精彩的多线交织,时间线像有向图一样混乱,最后收束到开头的那种炫技故事,在结局后回望这个开头,必然会感慨万千,原来一切早已注定
然而结局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与其说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时间,不如说是空间,开头那段成了之后也没填的坑……
总之,不能抱有太不切实际的期待
操作系统课会讲文件系统,讲分区,分区表,引导,bios,甚至可能提一嘴uefi,但肯定不会讲怎么做启动盘,怎么做系统镜像,怎么一步步给硬盘分区(当然除了运维这技能应该很少用得上),这道理上没错,理论上讲你操作系统学得好的话可以把做这些当课设作业
但有现成的成熟解决方案为什么不用呢,反正在课上教也就是提一嘴的事情,可能有人说流行的工具会变,这是废话,难道每年的课就要一模一样地上?几十年前的ppt原封不动地用
总之,工具羞耻这种情结属实没什么必要,除非你指望给人装系统赚钱
日本的文字游戏业界实在有不少天才,在我看来这种日式编剧有一种奇妙的从文字,并且只从文字构建故事的能力,这和欧美游戏是完全不同的
同样以文本量巨大著称的一些欧美rpg,avg往往有着同样地位的美术形象,比如说经典的巨龙,骑士这种画面,还有痛苦女士之类的经典屏幕形象,这些不是纯文字的,就像三国演义,关羽出场先说他面色若红枣,再写其他方面,而日本游戏,而且只有日本,能出现扎堆的以文本为第一公民的优秀剧作
你可以说只是因为日本要比欧美穷,做不起画面,但事实上,文字也有一种独特的性质,也就是可以极大触发读者的想象,利用这种特性还真能实现奇特的叙事效果,像428这种名作,几十万的销量也不是假的
这着实是一种耀眼的成就,也是为什么日式avg存活至今,在流行文化里还有极大地位
马克吐温有篇很有意思的短篇,写的是一只小鸟活着的时候无人问津,死后,他的主人(小孩)为它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葬礼,所以有个无名的画家效仿这个故事,画了一堆乱七八糟的画然后假死,靠卖自己遗作发财
这件事看上去很荒诞,但原理很现实,人在饿不死吃不饱的情况下创造力最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第二部”是巅峰,第三部就一般了,所以他的读者,如果够理智的话就要在活着的时候冷落他,让他源源不断地创作,等死了就没有这个限制,可以尽情吹捧了,还有一个原因是盖棺定论了比较安全,作者也不能跳出来说我的意思不是这样,你理解错了,总之,如果创作者死了,他的作品就开始脱离他自己,也不再与其利益挂钩,可以被众人拥有,这样就更适合作为商品推广了
当然,想找个合适的时候死掉不那么容易,现在假死也不像以前那么方便了,最多失踪超过法定期限来认定为死亡,大部分创作者只能等着自己跌下神坛
我不知道我妈有没有我刻苦,但她高中学的肯定没我深,为什么我敢这么肯定呢,那当然是因为我在全国最厉害的教育大省之一江苏,的重点中学(容我自夸一下)上学,高薪聘请的整个教师团队,和市场上丰富的教辅资料,都为了我们这辈人服务,也就是数以万计的高中老师对高中那点知识点出了几十年题,而我系统性地练过至少几千道,这就是我和我妈的差距,我高三做的那些怪题难题,她当年怕是梦里也没见过
这件事的意思是,会吃苦没什么了不起,吃的什么苦更值得探讨,个人的努力在时代面前不值一提,设想现在一个和当年我妈差不多的农村考生,他怎么和我比,他没有学历至少211起步的一堆老教师作为后盾呀,最多买点资料半懂不懂地写,而我的学校还远远不是最好的,这就是说,这个假设的农村考生很有资格恨我,但这样说值得他恨的人就太多了
总之,这就是时代或者说宿命,我们这种谦卑的小羊羔只能默默接受
或许在另一个if世界线,以我的游戏阅历,全职的话应该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自媒体了,是否比我现在灰暗的处境更好呢
虽然这种自夸的话不符合我一直受的教育,在我看来大部分游戏媒体的评价水平都极为肤浅,缺少精确理性的探讨,也就是说不仅是基于现象的归纳法,由因溯果的演绎法也很重要,要是我的话就能做得更好,虽然可能不会太有人气
但总的来说,问题是这样的,现在的时代看似有很多职业选择,但当通才的想法是极其愚蠢的,各行各业在发展的时候就会接触到能轻松掌握的各种表层技能,因此,所谓的职业级水平必然有相对长时间的准备才能达到,也就是说当通才要付出的必然不是只学表层部分,要做到和专才差不多才行,这样一来就有不止n倍的成本,职业市场会愿意付多于n倍工资吗?
因此,哪怕你20出头正值年少,你也不能找几条路一起走,明明有过机会,也有自信,但无法尝试,这着实是一件悲伤的事,在可预见的未来,这样的事也会无数次地发生
由于一个引人注目的反派是商业成功的一半,因此也会有一些常见的模式,比如说言行浮夸,雄辩家一样地推销自己的主张,典型如jojo的dio,无主2的帅杰克,这些是正面典型,无主3的邪教姐弟就是反面
关于这种反派,嚣张是第一层,纯粹用来引人注目
为什么要引人注目,是第二层,一般来说是推销观点,也就是重点是其具体主张,dio是那套安心感学说,帅杰克要搞他的精英主义,这些勉强还说得过去,能理解,不能说一点对的地方也没有,还有不少受众,邪教姐弟比较难绷,纯为了自己,那对这玩家一个劲喊我要当卡密就非常啰嗦且无用
第三层就有点水平了,可以作为角色其他侧面的引子,一般来说这种表演型人格都是因为人生某个阶段缺少关爱(一般是童年),比如dio骨子里都是个自卑的小混混,所以顺风话痨,逆风就狼狈不堪。莉耶芙没有母亲的关爱(你支配者还需要这个?)所以天天推销自己的魔改童话,想要被认同自己的创造力。帅杰克是因为丧妻+事业不顺
第四层属于可选项,不一定加分,就是邀请读者来直接和作者或角色对话,反驳或者接受其主张,例子比较少,我印象里只有jojo7大总统那句“吾心吾行澄如明镜”,在我看来这个场景很明显是对读者的设问,因为荒木并不想直接判断大总统的对错,这种设问,用得不好就有夹私货之嫌,必须慎用
此外也有些其他用法,比如推理作品里用来转移对真凶的注意,这里不赘述
寒蝉里虽然是温暖校园,海猫里却有不少校园80的描写,直接原因可能是乡下和城市教育理念的不同,不过这里不论这个
学校里不会教,但小孩总能无师自通地学会拉帮结派,孤立异类,这一直是人性本恶说的力证,而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相比成人小孩没有成型的道德观,也就是其行为分布,如果以普遍性的善恶为轴,更有随机性,如果这样的话,小孩总体上的善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孩能做到的事中善恶轴线的各自占比
这样一说,虽然很难统计,但善行由于普遍更有秩序性,因此更稀有,这样的结论应该是符合直觉的,所以儿童有更大可能做坏事更多,但教育(主要指获得知识),能让儿童加深对世界和道德的理解,也就是可以加速消融随机分布,让其行为模式收敛到一个固定的区间,但收敛到哪个区间则会收到非常多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我的意见是人性的善恶偏向是需要经过收敛才能确认的,在此之前则取决于善行恶行的比例
这样的推导和胡说八道没什么区别,只能博人一笑
游戏的游戏其实已经很多了,推理的推理我也见过一些,这两个概念看起来很吓人,其实宏观说一群游戏宅或者推理迷聚一起聊游戏或者各种推理作品就能满足定义,所以用稀有题材绝不等于写得好
但喜欢这种递归定义的人,要么是兴趣比较浓厚,要么就是爱好挑刺这种商业上不好对付的存在,所以作为元xx出名的东西,基本都很厉害,当然元编程也很厉害,虽然我是学不会……
制作者和玩家可以在现实对线,但如果在作品里用作者的口吻(比如旁白)嘲讽做了某个选择的玩家,且玩家没有反驳选项,这就是不公平的战斗了,如果实在有制作组想这么玩,我建议是放到通关后,或者换位思考,提供一个”“你有什么资格审判我”的选项
rpg主角的常见病:
- 失忆,某种意义上的主角标配,就是开头没说失忆的,也可能在关键处想起来什么重要的事情然后开始逆转
- 幻觉/幻听,悬疑题材的高发病,有时候能搞出颠覆主角善恶立场的狠活
- 人格分裂,经典中的经典,不多谈
- 表演型人格障碍,未必算病,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刻板印象来说日本游戏的高发病
- 躁狂症或者反社会人格障碍,一些以自由度为卖点的游戏主角标配,简单地说就是大西王转世
- 频发的头疼,原因可能很复杂,从脑子里进了芯片到古神低语都有可能
以上都是精神疾病,其实也有身体性的:
- 关节疾病,体现在几十厘米就会摔死,或者几十厘米的台阶爬不上去
- 身体协调能力低下,体现在走路一定比正常人慢,要跟别人一起行动必须走一会跑一会
- 耐力极其低下,体现在跑几十米就开始喘气,部分游戏可能是因为装备比较沉重(迫真)
每次扁桃体炎我都要经历一系列症状,其中最痛苦的莫过于头疼,这是因为其他症状只会让你觉得身体不行了,如果涉及到头部,就会怀疑脑子也不行了
即便如此,我也很难描述这种痛苦,这种症状让我无法长时间思考,正如小波劝他侄子说的:他人的痛苦才是艺术的来源,如果你自己也很痛苦,哪有力气去描述痛苦,小波虽然是知青,但也不是农民,所以回城了就有力气写农民的苦,按这个逻辑来看,如果我想写出传神的病痛,就应该当医生而不是病人,而且最好是有后台的医二代,因为规培也很痛苦
对我来说游戏荒不是绝对没有游戏玩了,而是要找下一个游戏要么得忍受几小时的寻觅和试错,要么就得接受一下争议作或者67分的作品,这些事情麻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就会放弃,也就是直接一阵时间不打游戏,等积蓄起力量或者找到一个新类别后,再投入玩家状态
想到一个有趣的笑话,如何快速破解打越大部分谜题——让游戏中所有“主视角”的人物拥有一面可以随时使用的镜子,并且镜子中必然会映出这个视角的主体的脸,没有幻觉的可能性,玩家也可以随时查看
剧本在空间上必然是一个序列,也就是字符的流,时间和逻辑上则可以有无数种结构,一些结构精巧的剧本,例如无限循环,到达终点后又迎来开始,又或是完全的交错,a最后到达了b,b最后却到达了a,这样的剧作是高度秩序性的,完全脱离情节也相当优美,事实上这种结构精巧的剧作,往往情节就是弱点
反过来说也有情节强而结构弱的,但这些都不过是单层,剧作可以递归定义,剧中剧可以无限套娃下去,递归中如果传递的参数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甚至层与层之间没有顺序要求,循环的结构里可以套一个线性的剧中剧,这个剧中剧可以是循环的诱因,这样某种程度上就能结合两者的优点,反过来说,写作的难度也是逆天级别的大,只有寥寥几部作品能稍微让我感觉到这种惊喜,不如说一辈子见过一次就值了
众所周知,玩家视角不等于主角视角,用海猫的比喻,玩家是棋手,角色是棋子,棋手可以随意操控棋子,但必须在棋子的行动规则内,也就是说玩家不能做角色没有可能做的事
但这个规则不那么严谨,就比如猎魔人这样的改编游戏,原作杰洛特是个日漫主角一样的老好人,很多任务都不可能拒绝,但游戏又不能不给个拒绝选项,这种无法rp的地方不胜枚举,这时候玩家只能忍一忍,自己设立规则防止ooc
像bs就比较讨巧,披着鬼畜系的皮,玩家进来一看,无限轮回,全npc可图,这下可以不当人了,你看这个鬼畜不死人,全地图图图这种事也不是干不出来,这下轻轻松松rp了。
但打到真结局就麻烦了,原来这格林脑子有问题,按法律来说都未必有行为能力,rp恶人很容易,rp⭐瘾患者也不难,rp多重人格的精神病人就难办了,严格来说非精神病玩家可能扮演的是当前时刻的主导人格,因为正常人怎么也不可能在脑子里天天开会,这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扮演感来说也是个麻烦
人这么多,又发展了这么多年,根据大数定律,好摘的果子全摘完了,获取世俗意义上成功的概率已经趋向稳定的低了
教育年限已经延长到了现在的十几年还不够,几乎耗尽了脑子能使的整个青少年时期
想要荣华富贵只能赌极低的概率
绝大部分选择稳定,这种稳定的选择抹平了投入产出比
就像现在喜欢说一线永远有人,一线房价永远涨,明年就起飞
但炒房子的时候一线的前景就没有算进去吗?
每个循环都会把之前的数据和预期纳入计算,计算的结果必然越来越稳定
如果有新模型,ai,算法,芯片,也必然是难摘的果子,因为人太多了,好摘的不可能还留着,但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生产资料和资本投入,个体为单位是不可能进去了
我一直想写一个镜子大师式的人物,但很难想到超越石之心的立意,问题是这样的:“灵魂可以卖吗?“这是个经典问题,政治正确的答案时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卖掉灵魂,但如果对一个穷到快饿死的人说,我给你吃不完的食物,当你死去后,就会在地狱永远收到折磨,这个穷人为什么不该答应?
欧吉尔德如果不召唤恶魔,结果就是挚爱被夺走,自己家道中落,很可能在乱世里作为无名小卒死掉,但通俗地理解石之心的这条主线:和恶魔做交易可以得到财富,权势,可以永远和爱人厮守,但得到这一切后的麻木,以及对失去这一切的恐惧,这些痛苦之处加起来远远超过作为无名小卒死掉的痛苦,也就是说和恶魔做交易是必然亏本的
目睹了这一切的玩家就可以把正能量打在公屏上了,不过鉴于目前在现实中根本找不到恶魔存在的证据,想要作为道德说教还得找个比喻,例如借高利贷之类的
有一种典型的be或者ne是:奋战后什么也没有改变
这个类型也有细分,比如最后虽然功败垂成,但主角得到了救赎,这种属于be中的he,还有最后不过是回到了原点,这种是ne,还有奋战后结果更差的,这种属于搞人心态的be中的be
第一种其实还挺多的,例如jojo6,当然新世界大概也算改变……
第二种的例子是jojo7,最后乔尼不过是回到了原点,或者极乐迪斯科,到头来除了金的友谊,不过也是回到糟糕的原点;以及东方年代记的te,从幻想乡的毁灭回到幻想乡的诞生,而且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
第三种例子就很难找,个人观点me3的绿光结局应该算,全银河系变成融合怪,还不如毁灭了;又或者东方年代记的ce,苟延残喘还不如来个痛苦;蝴蝶效应应该也算,或者说蝴蝶效应的结局很难这么分
我高中很讨厌记笔记,原因主要不是我字太丑被老师骂,这种事我已经习惯了
手写笔记是一次性的,增加容易,删改非常难,以至于复习的时候看新学阶段的笔记感觉太幼稚啰嗦,或者理解有偏差,只能再开一版,这种流程要无数次重复下去,非常低效
而博文是不同的,我可以无数次修改,借助git还能随意版本管理,不喜欢md用latex重构一下也无所谓,就是编译花点时间,因此复习笔记可以复用新学时的素材,大刀阔斧地删改和复用,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了,就算md没那么多功能,我想的话完全可以拿出latex写一篇论文一样格式的笔记,虽然完全没有必要,还可以链接多媒体素材
总之,高中我要是会用hexo这种工具,就各种意义上方便多了
比起更主流的善恶对立,我其实更喜欢巫师三或者黑岛生软做的老rpg里的阵营对立,没有哪个阵营是绝对正义的,不如说主角都有可能是邪恶一方,dao的沃顿可以打着大义的旗号烧杀抢掠,因为拯救世界确实是最大的名号,这种体验其实是很新奇的,因为在世界毁灭面前,任何作恶都微不足道,作为救世主,功利地看,为了救世,就是献祭50%的人换取力量都是相对正义的……但绝大部分救世主题材作品都不敢这么编
相对没那么自由的巫师三,杰洛特也可以做冷漠的旁观者(虽然原著里毫无疑问是个老好人)生活的故土被敌国入侵了,为什么猎魔人要无动于衷?首先,北国的统治者也不是好东西,其次,猎魔人早就被北国官方抛弃了,法师和猎魔人一起被敌视,尼弗迦德至少还有晋升的通道,因此就算人间惨剧在猎魔人的面前发生,也有正当理由无动于衷
也就是说这种rpg会给个正当理由让主角可以选择阵营,或者不选任何阵营,而善恶则是完全无所谓的,虽然老黑岛不知道怎么想的会给秩序善阵营一些属性奖励以表示鼓励
当然,这种利己主义很不政治正确,也可能写成小学生式黑深残,但是善恶对立我看得太多了,太腻了,阵营对立还没到让我腻味的程度
同人游戏在现在是个式微的说法,当然定义也从来不精确,例如东方是非完全商业目的的游戏,这很明显,zun绘放那个年代应该也没什么人觉得是美少女游戏,而且对当时的zun也就是做着玩玩
但是现在数字销售普及,dlsite,steam这些平台上的邪典游戏算不算同人游戏呢?首先这些游戏很大程度是为了卖钱,然后呢,鞋垫元素又不是那么商业的存在,现在火的是什么,那还是废萌,千那什么万那什么都几十万销量了,但bs1为了真结局要把所有队友图图了,受不了这套的人买了不得“rnm,退钱”,但也不能说这就完全不商业,黑深残的受众也是有的,而且看上去画技要求还比废萌低……
大概以09的dao为界限,3d游戏达到了一个现在玩也不错的程度,但更往前的3d游戏就有非常多的对当代玩家来说的反人类设定,而世纪之交的2d游戏,虽然现在看比较简陋,但因为有上帝视角,网络有详细攻略,以及可以比较容易地重置一下高清材质,对我来说玩起来比那些最初的3d游戏舒服
很佩服杯赛能把lore做的这么艰深晦涩,我看了猎魔人原著觉得自己已经是猎魔人世界懂哥了,滚五我把所有书籍看了一遍,还是没搞懂这些lore在讲什么,就说魔幻作品里最基础的谁最能打问题都搞不懂
因此好长时间内我对滚五敬而远之,和猎魔人粉丝吹水我可以寒暄几句,威爷人类最强,必秒菲丽芭,法兰茜丝卡单手扫死威爷云云,和老滚五粉丝吹水我说一句带专业名词的话可能就被开除粉丝籍了
不过就游戏里的演出来说,这些神神鬼鬼给我的感觉就是村头打架
对汉弗莱等牛津出身者来说,牛津三等学位>=其他院校一等学位;对江苏出身的本地人来说,省内211大于省外985,可谓异曲同工之妙
明星制作人文化有一点好,出事了大家都骂制作人而不是公司,起到吸引火力的效果,实在不行可以人间有梦,各自精彩,ktv了给股东一个交代
是你守护了员工们吗?陶德,你好温柔
thinklive固态硬盘第一定律:无论你买多大的固态硬盘,在半年后都会发现不够用
第二定律:主板上的全速固态槽比固态金贵
第三定律:资本是逐利的,不管吹得再好,除非需求暴跌或者产量太高,固态厂都会慢慢涨价或者降做工割韭菜
第四定律,也是最惨痛的教训,价格低谷的时候该抄底就抄底
在我游戏生涯里最震撼的演出来自上古卷轴5的黎明守卫dlc吸血鬼线,最终boss和大小姐对质,这boss逼格其实很高,没有神级也有个半神,吵架到高潮处,急眼了,开始掐大小姐脖子,这看起来完全是村头打架
这时作为龙裔,毁灭系大师法师,集齐无数神器,受到诸多魔神庇护的主角,在一边看着,因为剧情演出时间两人无敌,这时我不禁感受到了杯赛技术力的强大,播片演出,pst,博德之门都有了,09年的dao还有帅气的处决脚本演出,是杯赛做不出来吗?不是的,是因为老滚五是高魔世界,真实维度里早就战到大道磨灭了,但龙裔排面太低,只能理解到掐脖子这种场面,就像小学生看微积分dy/dx就会问怎么不把d消了
如此润物细无声的符合lore向演出,什么生软,黑曜石,cdpr,拉瑞安,往后稍稍,wrpg还得我们杯赛,it just work!
现在大家都说宇航员能看到great wall是谣言,但人家也没说是实体的great wall啊,普通人看到的great wall是石头筑城的,对懂点计网的人来说great wall是一系列信号与二进制代码,众所周知以现在的无线技术,航天器是可以联网的,他说看到了great wall其实是一种俏皮话,意思是他就算在太空用境内ip想跨境往来也会遇上great wall
开局死老婆(或者失踪)真是个万能公式,从巫师2,石头门0,海猫散(?),战神,极乐迪斯科,bs2还有诺兰的大部分电影,都让我为之神伤,并且乖乖掏了钱
我对steam的各种机制非常沉迷,包括功能在我看来比qq空间和朋友圈更好的动态(你在朋友圈发个涩图试试),ost的专门放映,成就,评论,点数商城,个人主页,展柜……但等级制度就让我难以理解了
大部分娱乐性质的平台,等级要么按消费,要么按活跃程度分,但steam主要靠合卡和徽章,这就导致我这个库存数在好友里遥遥领先的人等级远远落后,其实我觉得应该没太多人喜欢玩合卡,但等级在stean里非常显眼,个人主页上直接挂名字前面
要说我库存两百多,虽然大部分是史低入手或者便宜key,但算提成也给g胖爆了几k人民币,合起来几百刀了,这点米对国内的腾子网易就是零头(还是六年里断断续续花的),但在steam上不算少了,然而等级只有可怜的十出头
究其原因应该是g胖想推高抽成的steam市场,其实很多集换卡是挺精美,但我一想这些图设定集不都有,就毫无集卡的兴致了,因此我的卡全低价卖了,而把这玩意和平台等级挂钩就很让人误解,比如我刚认识了一个人,吹逼说哥们游戏领域大神,steam老嗨,g胖从微软出走的时候给他上过提督,然后加了好友一看,游戏领域大师steam10级还没我高,我不是很丢人
虽然我讨厌儒家文化,但充斥着儒家文化描写的儒林外史又几乎是我最喜欢的古典小说,由此看来我不是讨厌儒家,而是讨厌主流视角里永远伟光正,所有儒生都像圣人一样的儒家
儒林外史里面有极少的真圣人,但绝大部分是尖酸刻薄,或油滑市侩,或迂腐固执的,嘴上圣人教诲,实则满身铜臭的儒生,这就让我觉得舒服多了,看来孔夫子的教诲也抵不过哈耶克的教诲嘛,这才是人性
反乌托邦和世界大战,世界大战的问题看起来比较好解决,如何核弹可以无限造,那么人类直接灭绝了,如果核弹无法再生产了,那么核战争基本可以把现代zf打崩溃,幸存者可以像辐射或者地铁里那样慢慢发展出某种文明,然而物质条件会极度艰苦,要是碰到辐射里凯撒军团这种政权,幸存下来也只能当奴隶
反乌托邦是相反的,例如美丽新世界里的统治几乎没法推翻,科技实在太发达了,但物质条件很好,假设机械降神成功打破了监控机制,就可以造个真正的乌托邦出来,最不济也能吃喝不愁
α和β,这下不好选了
在叶的成长经历中,有一句励志的话:“没有人会怜悯女术士的眼泪”,让失意的叶从自怨自怜中走了出来
这是事实,但不能就此说女术士多可怜,看上去可怜的幼年叶也有个至少百里挑一的天赋,让她可以从贫苦的出身一步登天为宫廷术士,代价只是字面意义上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事实上,人类图图非人种族,尼弗迦德屠戮北境,松鼠党虐杀人类俘虏,宗教迫害普通民众,战乱中趁火打劫的强盗……这些过程中后者的眼泪毫无作用,因此准确的说法是,在猎魔人的世界观,也就是魔法战乱瘟疫特化版的欧洲中世纪,没有人会怜悯任何人的眼泪
只是很简单的理由,有同情心的人早死在各种战乱,迫害里了
恐惧和害怕在常见语境上有一种微妙的区别,恐惧来自于未知,这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害怕则更多针对实体,比如看到连环杀手,则更多让人害怕而不是恐惧,因为只要不一个人走夜路,不走偏僻小道,家门上防盗链,窗户装防盗栏,就没什么可能被杀人犯得逞,这种危险是可认知的,也可以被解决
在娱乐作品里,这两种感情可以大致划成恐怖和猎奇,前者我敬而远之,后者也够呛,也就bs这种很微小的猎奇可以接受
比较有趣的是,相关流行文化里比较王道的克系不会让人恐惧,coc里有详细规则,其他体裁里,什么奈亚,泡泡,黄衣之主,都是人民群众的老朋友了,熟面孔也吓不到人了,这个时候就得搞点创新,比如control这种新怪谈
同时恐怖和悬疑也有微妙的区别,希区柯克说,倒计时爆炸的炸弹不会让人吃惊,但桌底下没被发现,且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的炸弹才让人牵肠挂肚,这是悬疑的定义,但归根到底,炸弹爆炸,伤害范围的人就会死,这是确定的规则,而恐怖则不需要规则,把炸弹改成不可名状的实体,就符合恐怖的定义了
第一次知道主机是天龙人的时候我挺吃惊的,主机独占多是不假,难道pc独占少?
很多小众独立游戏是没精力移植主机的,而且如果算switch主机的话想和任天堂联系上还不容易,还有异域镇魂曲之类的crpg老游戏,当代才移植,或者直接摆烂了,又或者rts这种没键鼠玩不了的,总之,主机端很多游戏是玩不了的,除非能跑windows虚拟机,游戏都不全怎么当天龙人,难道第一方大作比独游高贵吗?
而兼容度最高的游戏平台是什么,那只会是pc,因为可以集成无数平台的模拟器,假设想成为一个游戏界天龙人,你至少得每个大类都涉猎十数个代表作吧,那你要么家里囤一堆主机掌机pc,要么配台高配pc,配合模拟器和虚拟机一劳永逸,然后买台ps5,因为血缘和战神5模拟器带不动
没有什么比省钱更令人高兴了,尤其是通过让别人少赚钱来省钱,可谓一举两得,同时达成两个目的
如果不是我熟悉笔记本构造,换风扇就会花上几百而不是五六十了,以月薪三千算,这能买成年劳动力的两天工作,足以吃一顿非常丰盛的晚餐,或者省着花买一周甚至两周的生命维持餐
因此,如果不是没时间,机修,水电,电焊我都想学,靠这些赚钱多少有点难,但只懂皮毛也能省下大笔开销了
此外,我也不喜欢别人动我的电脑,正所谓忠臣不事二主,电脑作为我最忠诚的仆人,应该只服从我一人才行……
如果可以,我觉得邪典作应该省掉什么相识相爱的过程,直接把血肉石块的猎奇画面甩脸上,原因很简单,玩家都下了你这种猎奇作品,总不可能冲着纯爱来吧,你先放点日常的美好剧情,老玩家一看就懂,典中典先糖后刀,早就心之壁拉满等着开虐了,这还有什么意思。
不如直接放弃无聊的恋爱过家家,直转直下,开局4到结局,从头刺激到尾
一般来说,王道指的是积极向上的流程,历尽艰辛最后获得比开始更好的处境,对具体题材没有限制,也不应该有限制,努力学习考高分是王道,努力工作还房贷也是王道。
但是为什么提到王道,更容易想到魔王恶龙勇者公主之类的烂大街题材呢?估计是因为这些题材的王道纯度比较高,以提高属性打败恶龙为唯一目标,没什么节外生枝。
wrpg往往没有这么纯粹,很多支线和主线没什么关系,要去做裁决别人命运或者给不同阵营打工这种又不王道也不邪道的事情,量变产生质变,像老滚5这种主线是打败魔龙成为世界最强的王道故事,因为主线还不如支线好玩,打完会毫无内心起伏,甚至产生一个疑问——我既然武力强到可以打败恶龙魔王了,为什么不干脆征服整个世界然后开后宫呢?
但这么搞就是邪道了,因为征服世界很难说是艰苦奋斗,不如说是欺凌弱小,这么一来分级就要提高,销量就要降,得不偿失
因此我确实是个煞风景的人,每次看到主角够强的王道故事都忍不住想我这么厉害为什么不讨个护国公摄政王当当
如果统计一下赛博朋克世界观游戏的主角群体,含脑量应该是所有大类里最低的,至少脑子里也会有几个芯片,还有缸中之脑的,电子脑的,直接是ai的,记忆移植的,人格修改的,感官干涉的,发条橙之类的价值观干涉的,应有尽有
从我的个人角度倒是希望把打小孩的家长送到豫章书院教育一下,不过这也是口嗨,我上初中的时候被我妈打得不轻 责骂更不用说了,平心而论我当时成绩也不是那么差,也没有早恋,不抽烟不喝酒,脏话都不会说几句,就偶尔考得差点,然后周末玩玩电脑,平时偷着玩玩手机被这么对待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但我家里在经济上确实对我不错,特别是教育上花钱如流水,我妈工作就很忙了为了教育也天天很痛苦,以至于所有人都不开心,压力大的时候戾气就更重,这也是人之常情,更何况我的父母真有权力把我送到杨永信那里电一电,后半辈子收不住口水,而他们至少没这么做
因此如果当时的我有个把家长送到豫章书院的机会,大概率不会真这么做
可以说亲子关系是个非常纠结的东西,剪不断理还乱,我最讨厌的或者说最不能接受的题材就是原生家庭亲子教育,正如海馆里那句话,因为是别人的悲剧,才能接受,这种题材真是我身上的悲剧,可谓一见到就破防
高三下了晚自习回家大概11点,我躺在床上听dbu music的旅人1969,装作在宇宙中漂泊,其实是不是宇宙也无所谓,只要是空旷的无人区就行了,因为在潮湿闷热的夏天和五十几个人挤在一个不大的房间着实令人窒息,就算所有人都天天洗澡都很难受
当时至少在旅人1969里我能回到一个无人区,但现在就很难回去,高三虽然挤罐头,但也都是各学各的,可以完全不互相交流,大学就不同了,就算学理工科可以不那么会来事,和人打交道也是免不了的,这种时候我就会闻到五十多个人散发出来的人肉味,难以散去
将世界的重任交给一个人,这对精英主义者来说似乎是一种理想的天国,著名的生化奇兵系列反驳精英主义用了两个论据,一是所有人都是精英就必然有精英变成相对的普通人,精英们会互相攻击内斗,二是精英也会腐化变质,因此乌托邦总会崩塌,只有一个人的话,第一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不过这么一来第二个问题还是存在,这个精英出于什么目的才会担负起世界,又能持续多久,不会哪天心情不好就不干了吗?还有的问题是,这样一人面对全世界的巨大不平等实在让人恐惧,如果对精英来说平民就是蝼蚁,那所有其他人都会面临深深宿命感和无力感,这样的世界是可持续的吗
一般来说战略模拟游戏,甚至rts,最不真实的一点是玩家没有动力贪污,制作组不可能给消费者提供游戏货币兑换美刀或者黄金的途径,军费还是税收都是零损耗地投入正道,除此以外没有花费渠道
是个人就有私欲,这么就太科幻了,改名三体人模拟器得了。
我觉得可以做成黄油,贪污的经费每到一定数额就可以解锁好康的cg,贪到亡国的程度可以开大派对,这么一搞还能人均青天大老爷吗,反正我一周目肯定奔着酒池肉林去了
时隔几年重看油库里,又有点新的体会,我高三是很喜欢看虐油库里文,一是压力大,二是我的对权力与支配的本能向往,为什么我不去爱猫爱狗,而是看虐油?油库里是虚拟的,但爱猫tv云云不也是在屏幕上看的虚拟视频吗?我想这是因为油库里的运动能力远低于猫狗,但相对来说智能又比猫狗高,会简单的语言,上到社会精英,下到我这种没进入社会的底层学生,都能完全地支配这种智能生物。
压力是不可能从下位传到上位的,只会相反,油库里的地位比猫狗还要低,智能又提供有趣的反馈,也就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虐油,满足自己对权力的向往。假设真的有这种生物,我想社会整体的戾气就会小很多,因为可以转移到这种繁殖力高,又不能反抗的生物上,这很讽刺,欺凌弱小是邪恶,但反过来会造福人类
虽然利维亚的杰洛特,范格堡的叶奈法,翻译成中文后有种不明觉厉的时髦,但在世界观里的本地人听来就是,百京的王小明,上海的李小强一样朴素吧,关键还得是地名大家都不认识还朗朗上口,在东方里就是例如布加勒斯特的人偶师这种外号,不过这个称号不怎么少女,听起来像哪个魂类游戏的boss
长安的王老爹有句话说,世界上有两种人,“我们”和“他们”,这话不假,但看怎么分,在家庭里分,就三天大吵两天小吵,在学校里分,就会校园暴力层出不穷,总之,在人类里分就会永无宁日。
非人里分呢,哈基米是它们,人类是我们,行不行?其实不怎么行,哈基米又不会说话,不算对等的他们,所以未来有两个指望,一个是机械派,ai是他们,人类大战牛肉萨满,克劳德,文心一言之类。一个是生物派,造点油库里,甚至克隆人出来,原生人类是我们,克隆人和油库里是他们,这样也分工明确。
爱丽丝跳下去的仙境,以现实的角度看是荒诞的,比如红心女王喜欢砍头,但也有现实的逻辑存在,像消失了一半的柴郡猫就没有头,没有任何办法能砍一个不存在头的生物的头,当然,这事也好办,如果红女王学过面向对象编程,就会先检测head对象是否为空,如果红心女王学过点数学,就可以类比虚数发明一个虚头出来砍掉。
当然,也可以这么说,红心女王是要砍过去有头时的柴郡猫的头,这个头被它自己砍掉了,皆大欢喜,可喜可贺
总之,从这个角度来说,仙境就像早期的规则系怪谈,秩序确切地存在着,只是一开始难以理解,给一个小学生看高等数学也会是类似的结果,他可能看不懂,但会本能性地知道这是秩序的
在计算机界也有所谓的二进制分析,一些看起来杂乱无章的二进制码经过特定计算,匹配,可以找出一些特征,通过特征可以猜测这是不是程序,是什么类型的程序。
爱丽丝要是在仙境待久点,就可以猜到柴郡猫消失要几秒,红心女王暴躁的性格是不是来自于心理创伤,估计这就是为什么她被审判然后赶出去了
如果想要塑造一个团结的集体,那么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损人利己,也就是不团结的收益比老老实实做人大,这种行为难以根除,但总可以通过奖励优秀个体和惩罚违规者来治理。
还有一种就没办法,世界上存在很多不利己也要损人的人,或者为了非常微不足道的利益就去损人的人,我个人完全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但还真是不少,要解决估计只能逮到一个杀一个,或者在一些特殊集体,比如网络游戏里直接禁止损人选项。
死亡搁浅在我看来就是这么个思路的游戏,无法损人只能利他,所以可以更多体验人性温暖的一面,这很好,但并不能说明什么,一个损人者造成的伤害可以抵过十个利他者带来的温暖,现实生活中无法禁止损人行为,也难以惩治,只能永远在博弈论困境中提心吊胆
被镜中人,或者影子人,或者各种方式产生的另一个自己取代算是个经典怪谈了,从我小时候看斯蒂芬金开始,这种故事至少看过五六次了,最近一次还是流浪地球2这种科幻题材。
其中最有意思的应该是异域镇魂曲,玩家扮演的这一世无名氏正是一个镜中人,一个前世为了防止被取代,布下无数陷阱都被他破解,最后无名氏可以同化前世人格,并在融合中占主导,也就是取代“自己”,当然还有一些脑洞大的编剧还会整一些自己ntr自己的狠活,这种先不论了。
关键问题在于,怎么产生一个“自我的完整定义”,如果只按性格,那么镜中人就是自己,人体只不过是两个器官集合,如果按记忆,镜中人和自己就是树形图的不同分支,那就不是同一个存在,如果像异域镇魂曲一样合并分支,就又成唯一的自我了,因为同时有两份记忆
想起小学时的一句顺口溜“因为所以,科学道理,想要知道,请拿钞票”,这倒是对知识付费时代的一个预言,但大部分人都不会为了“因为所以”付费,只会为“怎么做”付费,而这方面的资料也烂大街了,至少我没怎么为知识花过钱,事实上,知识就是信息,一锤子买卖而且几乎没有仓储运输成本,很难搞版权付费,更常见的模式是长期服务售卖知识的知识,正如开源代码不要钱,维护服务要钱,考研网课一搜就有,一对一答疑就要报班
找了几个我认为没什么雷点的游戏看评论区,筛选差评后发现很多人有意见,还意见不小,为什么呢,因为总有人感觉被代表然后刻板印象了,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于是我反转思路,没有实体人,还很便宜的总没有差评了吧,还真有,这次是因为玩法无聊,谜题不合理,这倒是让我蛮吃惊的,因为作者直接给了可以跳过解谜的官方外挂。
于是我把目光投向玩法是整个游戏界公认top级,可定制性极强,几乎没有剧情,人物设计几乎无法被认为在影射或者凝视任何群体的游戏,比如杀戮尖塔,还是发现差评不少,这次是难度或者随机性设置不合理。
这下我是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游戏能让所有花钱的人满意了,于是我打开所有游戏的好评率排序,在我的家庭库里翻到一个好评99%的畅销游戏,问题是这就离谱了,这游戏雷点不比什么杀戮尖塔多?而且冒犯了潜在的大量群体,各种意义上真无法理解了
我越来越觉得阿西莫夫描绘的未来才是乌托邦,而美丽新世界不是
这个世界有两种快乐,关于自身的和关于别人的,后者必然是零和博弈,你快乐别人就痛苦,因为冠军永远只有一个,嗑索玛和物质极大丰富解决的是前者,美丽新世界用洗脑式的基因改造解决问题,但社会分工就是用阶层实现的,阶层必然有高有低,有高有低就会比较,只是可以减少范围,而这种本能不能抹掉,长远看,必然有越来越强的竞争趋势
与人比较的快乐以及这种比较带来的痛苦只能用老死不相往来解决。每个人隔着几万光年,那么就是想比较也比不了了,不能超光速通信的话来回就是几十年,没有别人的情况下没有动机去比,就算有人想星球大战,对方以逸待劳打防守战也不怕
作为工科生,我对“科学文学”评价不高,不说比较网红的量子力学,大部分科研都是追求确定性的,可能一时间追求不到,但再怎么说也不会去追求模糊的表达
但爱丽丝不在此范围,如果事先不知道作者的身份,谁想得到这是数学家的作品?可以说,除了似有似无的隐喻,爱丽丝和数学没什么关系,像这样符号性地引用科学倒是无所谓,这就是超级英雄大片说自己是科幻题材一样,没什么人会当真
在ai人声和ai生成视频成熟后,要如何在网络上证明自己是自己呢,打开摄像头也不行,算力足够的话ai说不定可以几乎实时地生成真人影像
总之,中文房间可能不再是是思想实验,而是现实,过去的枪手只能代写文章,而ai作为枪手可以代替整个电子世界的人。
当然,我们可以同样用技术解决这种问题,例如一个权威方保证的验证平台,用指纹或者红外摄像头证明你是你,类似学信网。或许是足够长的电子凭证,只由个人持有,每天联网更新,像这样的方法也不难找,就是有点麻烦,况且信任危机也早就产生了
在我看来狗一以及这个系列,就是育碧的一个缩影,开启了很多有趣的ip然后,平滑地慢慢衰落,这个衰落当然是相对的,但育碧毕竟是大厂,人员成本就不低,需要大量产品线,或者gtaol这种持续的现金流维持一个商业帝国的体面。
对我以上的论断,育白会反驳销量节节高,哪里衰落了,育黑会反驳工业化罐头哪里有趣了,我懒得写编年史,简单说说吧,狗1在steam4w评,狗2则是8w,狗3则可怜地不到1w,ac起源开始的三部曲有类似的境遇,好评率趋势也差不多。可见育碧式n部曲第一部往往挺有意思,第二部进一步发展,第三部开始再发展,玩家就有点腻了,ac三部曲我没玩,狗12我玩了,可以吐槽几句。
狗1有很多问题,还宣发碰瓷过gta,实际成品,公道地说我觉得最多和gta4比一下,5就算了,但狗1使用了一个在现在非常少见的孤独大叔形象作为主角,而且电影化以当时条件来说做的不错,售价也比较友好,因此其实是个不错的第一部,第二部就难绷了,各种缩水一言难尽,风格又大变样,就像从ac1跳到大革命一样突兀,而3更是重量级,弱化主线,明明在狗1做出了一个蝙蝠侠一样的孤独英雄,而且ac2三部曲塑造的艾吉奥反映也不错,就是放一边不用了,实在是太过奢侈
所以说我也不知道育碧开这么多ip干什么了,在我看来就是试水试太多了,明明有上岸的机会还想再试试,结果把自己的摇钱树ac也试了一下,现在试得快4了,令人感慨
我爷爷奶奶辈的恐惧是交公粮,以及饥荒与贫穷,我父母辈恐惧的是当一辈子农民或者铁饭碗变成泡影,这些恐惧大部分和我无关,要说我这一辈的恐惧,那就是当不了人上人。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没学上,这是很美好的事,纵观人类这么多年的历史,都是件难得的事,但不能说我的恐惧就比老一辈的更淡,恐惧是很难比较的,我们可以测量某些时刻的能体现恐惧的内分泌,神经信号,但不能实时监控计算恐惧指数。
举例来说我写的代码他们就看不懂,他们不能理解,一些复杂的算法的不可名状的恐惧,或者半天找不到bug的恐惧,以及我深深地记得小时候因为考不好受过的打骂产生的恐惧,纵观历史这种打骂不算什么,农村小孩能养大就不错了,还管你心理健不健康?考不好挨骂不是再正常不过。问题在于,我觉得超出我能力范围的事责骂我也不公平,我再努力也不能次次考好,假设我考砸的概率是1%,这已经很低了,考20次,一次不考砸的概率是0.8左右,依旧是难以避免的。
这让我感到无力,众所周知,最恐怖的恐怖游戏没有枪,无力是恐惧的重要一环。
当然恐惧也不是什么坏事,世界上有多少完好无损的心灵?这像是一种疫苗,提高对痛苦的耐受性。或许因为世界是痛苦的,才需要普遍的恐惧式教育,可以聊以慰藉的是我不用考虑再下一代会为了什么恐惧了,因为没有下一代了
有的黑友说星空不如给黑曜石做,因为天外世界风评还行,我只能说不能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为什么天外世界风评还行,首要原因够便宜,够小体量,其次没怎么宣发,都是比较宽容的老玩家玩。其实质量上,只能说够rpg,但实在没什么意思,无功无过,黑曜石擅长的是pentiment这种中小体量有浓郁西方文化色彩的题材,更早的pst,fnv两个口碑作也是这个标准,科幻是真不行。
给超级小陶说句公道话,能做星空这个题材的游戏公司还没生出来,除非你把市面上可以叫大厂的公司都拉过去,投资几十亿美元开发至少8年。2077做一个近现代城市,画质是近年t1梯队,城市也不大都有非常多的差评,你想做远未来的整个银河系?纯做梦。
真让黑曜石做,要么2d化大量用文本取代演出,要么就是天外世界plus,故事也难写好。我看最多微软想炫技,做个微软模拟宇宙航行,空间500g起步,纯看看风景,实际内容有整个太阳系就不错了
世界的bug和广受诟病的血统论有什么区别呢?血统论虽然不光彩,但热血漫遗传的强者血统经常是真能遗传能力,也不算能力不匹配地位,不像现实的二代很多就天赋平平扶不起来。而世界的bug不同在没有父母照顾,但依旧算基因彩票,如果是银河帝国的大boss骡那样无法生育还好,要是能生育就是血统论的第一代,bug体制能遗传,那不就是皇族血统一样的东西吗
总之,这种区别多少有点微妙,也就是说热血漫里很难找什么公平,强者起码能以一敌百,有更高的地位不是理所应当,现实里社会精英也得吃农民种出来的饭,所以才能博弈平等
兰斯系列算是打破了我对jrpg设定残缺,关键时刻就唯心爆发的刻板印象,但比起对位的经典wrpg,老滚辐射,甚至整个dnd阵营,兰斯这样的jrpg依旧没有浓厚的mod文化或者说再创造文化,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因为jrpg相对强调冒险感,像兰斯设定很详细,也有意思,但主题依旧是以主角为中心的大冒险,可以说世界围着他转,冒险是什么,是不断发现新东西,设定可以快到结尾再加,只要有趣受众就买账。wrpg就不会那么强调新,fnv的废土一直就是废土,势力就那么多,一开始介绍世界观就知道了,其他一些知名系列也大同小异。玩家和制作组是相对平等的,这是种无言的默契,不会新来个设定把原来的顶替掉,因此如果像陶德一样唐突地把ncr灭了就会挨骂。而兰斯这种jrpg呢?设定依旧存在,但有一堆至高权能喜欢搞事的神明,所以理论上大部分设定都不安全,事实上神明也经常整大活,为了“冒险”服务嘛。因此你去搞二创,可能下一作就换版本。
虽然不是rpg,但也可以讨论一下东方等同人文化,东方和wrpg是相反的,设定大量留白,虽然zun可以推翻二创的一些设想,但二设可以部分甚至极大部分无视一设,放商业ip这么做早吃官司了,但同人里是自由的,如果我们要命名的话,wrpg属于推演自由,东方可以叫设定自由
不死的实现方式:
- 蓬莱之药式,在生理上进化成特殊的不死种族,义体改造也同理
- 卡bug式,pst的无名氏就是这种原理,问题是一般会有世界线修正之类的设定排除bug
- 冬眠式,也包括时间冻结
- 意识上传,只要意识能数据化,上传也好,异地备份也好都是一种永恒
- 更改自我的定义,比如飞升成世界意志,或者什么蜂群意识之类的
《看不见的骑士》和东方project有点像,以某个逐渐没落的精神为实体,这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创作观,角色有自己的目的,不一定是说明什么道理,也可能是揭示某种规则或者追求一种命运,比如英雄的角色就应该像英雄一样发达或者战死,不能被路边一颗石头绊倒摔死,对应的骑士就应该恪守荣耀战死或者赢得胜利,妖怪会迫害人类,神明就要谋求信仰。
还有一种创造观是完全还原现实,也包括现实的不确定性,像决斗而死的天才数学家一样荒诞,我个人觉得这么写没什么意思
while 1 echo love;
如果说这样的人偶之爱是虚假的话,那么真实的爱难道不是大量的虚假之爱的堆砌吗
人偶可以视为对人的劣化,也可以视为人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视为人,对人偶之爱的界定可以有几种观点。
爱是可以被量化的,因此可以堆叠
爱必须在一定的复杂度上才会出现,因此算力不够模拟人类的人偶或者人工智能是没有爱的
爱无分大小,无分对象,爱被自己定义不依赖于其他,因此人偶之爱和恋人之爱,亲人之爱没有分别
科学是人类知识中最艰深的一部分,但如果作为创作的母题没什么存在感,正经搞科普和上课区别也不大,如果像何圣一样搞“科技博主”,火是很火,但和科学没什么关系。
反过来,金钱是个浅显的东西,就算没受过任何教育的人也会不自觉地拜倒在金钱下,这就导致金钱一旦作为母题,存在感就是压倒性地强大,除了死亡外没有能打倒它的,或让人贪婪或引起相反的鄙视,我们大概率将得到一个感情浓厚,母题压过情节的故事
道德上说linus也不算错,主流的分支是他领头维护,不满意可以随意自己fork新分支,,甚至这也不违背开源软件的理想,开源同时可以是商业的,不提供开源以外的保证,linus没有商业化,只不过禁止了部分提交者。
对此不满的主要是自由软件理念的支持者,我印象里linus并不是自由软件理念的鼓吹者,只是他实际上这么做了,让发达国家到第三世界的群众都有开源操作系统用,不用给微软苹果这些技术资本交钱,这些贡献是无法抹去的,因此linus实质上成为这个理念的图腾,某种意义上的在世圣人,尽管他脾气暴躁,出口成脏,离寻常的圣人形象很远
总之,很难说linus做错了什么,他有意无意地打了自己的脸,暴露了自己自私且狭隘的一面,但行为符合协议,也没有让自由软件理念真的破产,唯一改变的是在世圣人又少了一个,我仍然承认他是个好人,时至今日还有很多穷人受益于linux,尽管很多战争机器也用了linux,资本也用linux,linux内核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就像泰勒定理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一样,而驱动或者硬件适配上的不公平就没有办法了,这不是linus能解决的问题
博尔赫斯有篇小说,写的是死刑犯上刑场前祈求上帝给他点时间把未完的书稿写完,并且真的应验了,在刑罚施加前时间无限放慢,直到他把稿子在脑海里写完,然后心安理得地死了。
这个故事有趣就有趣在,好像是废话,但也未必,有无穷的时间思考,可能数学题写不出来,写篇小说并且倒背如流是肯定能做到的,这是废话。
不是废话的部分是,他在脑子里写完了小说,这件事死无对证,非常魔幻,除非验尸官能从脑浆校验出他临死前写了什么,不然就无从证明这件事。因此可以美好地想象,所有有未竟心愿并可以在脑海里实现的人临死前都有这么一次慷慨的机会,因为现实里很多潜在的大艺术家,大导演,大文学家都默默为生活奔波
月球上住着兔子,还有一个不知道为什么飞上去的中国女人,细想的话这很不可思议,人想飞很正常,但月亮和兔子有什么关系?
以及,太阳神鸟又是什么?太阳为什么和鸟有关?就算按传统文化来说,太阳是至阳之物,月亮至阴,鸟又不强大哪里阳了?兔子又哪里阴了?总不能是因为鸟类体温高于其他动物吧
总之,民俗本应该是有道理的,但最后成了单纯的现象,这很有趣。埃及神话的荷鲁斯也是鸟神,同时也是太阳神,好像这是共性,而月兔文化又只有中国有,看起来完全没有道理,却是一个文化圈的共识
steam在局域网内有着独特的定位,在如墙领域里,它是最大众的,不像github几乎只有程序员用,但github90%是个技术网站,几乎没人在上面见证,虽然一些污染性的库很难绷。steam更大众一点,也就是可以搞很多东西,包括当代网民最热衷的瑟琴和见证,下个uu加速器就能看到,加个涩图群的话都不用加速
这说明了一点,就算不⭐🦆1️⃣也有人见证(悲)
在不涉及r18的场合,应该没有人会花钱挨骂,这就是为什么付费娱乐商品不应该审判用户,甚至不少人讨厌被质问。但这么一来游戏之类的娱乐产品就成了道德虚无主义的温床了?(当然大前提是可以合法销售)
例如gta5干坏事会被警察追捕,可以利用游戏机制告诉玩家干坏事会有惩罚,而问题在于,这种惩罚又成了游戏机制的一部分,很多人会觉得被追捕也很好玩,道德依然被部分消解了。又或者像传说之下之类的meta游戏直接和玩家对线,但这依旧没有意义,首先没多少人喜欢花钱专门挨骂,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玩家能做坏事的原因是作者给了选项,也就是钓鱼执法,这种审判不完全是正当的,玩家没有对等的抗辩权,而做完游戏的作者理应和玩家平等,特别是卖钱的作者
总之,我不得不遗憾地说,在文化消费品里找道德就是痴人说梦,作者无权审判,就算审判也是在鼓动逆反心理,或者消解道德
如果等到了戈多,事情会有什么变化,可能有下一个戈少要等,可能发现等的戈多不是来的戈多,有可能戈多真的带来了什么结局,不管是好结局还是坏结局……
但这个故事依然荒诞且虚无,因为它没有开头,也就是开头或者说过去无法改变,从宇宙大爆炸起的一切都和每个原子息息相关,从来是过去决定现在,而不是相反。
可以说戈多暗示了一个氛围,它的到来不会改变什么,因果在等待戈多前就已经种下,等待戈多也是结局的一部分
当一个人对文化消费品的阅历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地会看到越来越多重复的母题,模式,以及结局,这可能导向若干结论,例如创新停滞说,资本入侵说等等
在我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文化是秩序化的信息,秩序天生有着趋同倾向,创作者的精力有限,因此容易发现的和复制的秩序就会被更多再生产,否则就更稀有,而人脑会不断学习加强分类以及检索能力,特征相似的序列就会碰撞在邻近记忆区……
如何对抗重复带来的厌倦感?大概有两种办法,一个是失忆,给头盖骨来一棍,或者温和点等慢慢淡忘再去消费,另一个就是作为创造者去创建新的文化,如果我们把一个文化综合体比作生命,这大概是它自我增值的一种途径……
极端的观点会有更高的出镜率,更有趣的是,反对者的引用可能比支持者很多,这有点像分级火箭,引用截然相反的观点,反而会让自己这派走得更远
我就很喜欢引用绝对自由主义,精英主义,或者存在主义之类的名言警句,这些句子我半个字也不信,几乎可以当笑话讲
中间派的理论就没这么有意思,因为或多或少有让人相信的力量,引用的语境下需要论述其对错,必然是严肃的,令人厌倦
我之前想到过不思议之国这么火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把常识和规则都粉碎了,不靠做题,不靠打仗或者人类比较熟悉的规则运转一个社会,但是规则是存在的,只是你作为外来者不知道
这么一来就和西部题材有一点类似,西部为什么有趣?因为你有可能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或者百万负翁。所有人都有想当人上人的本能,越是蕴藏机遇的法外之地,就越令中低层们向往
如果把不思议之国往这个方向发展呢?如果爱丽丝巧舌如簧,鼓动居民们把红心女王推上断头台,自己称王,然后和镜中之国以及不同的童话世界开战,目标成为多元宇宙之主,也是个很有趣的发展
弥赛亚情结可以分成两种,自己当弥赛亚和希望出来一个弥赛亚,都是可行度极低的幻想
或许是觉得这样太扯淡了,谷川流搞出了凉宫春日和阿虚,凉宫春日作为一种情结不太行,这姐们们肆意妄为全是因为她真有神力,不是因为她要拯救世界。阿虚倒是一种典型情结,他希望有个凉宫春日半强迫式地带着他到处跑,不用背负主角的责任,还可以过丰富多彩的生活,这多少有点弥赛亚,但凉宫作为救世主拯救的不是绝望痛苦的世界,而是无聊的世界
这种情结依旧不可行,假设有个行动力超强的领导者,你有什么特殊才能,能让有领导能力的人这么拉拢?
当然了,实在不行也可以单纯地盼望世界末日,首先末日不无聊,其次,也未必不会产生弥赛亚,说不定弥赛亚会在末日来临后,人类灭亡前出现呢?
优生学是快两个世纪前的东西了,虽然挺极端的,但最后因为可行性,伦理性以及乱七八糟的原因衰落了
未曾想两百年后的人类自发地,群体无意识地把这种古董意识形态挖了出来,千禧一代开始逐渐用言论和行动证明,基因不够优秀的,社会竞争优势不够的人就是没资格生孩子,这也是这个时代魔幻的现象之一
耳濡目染之下,商品拜物教的信徒几乎活在华胥之国,梦想,享乐,尊严,没有什么不可以作为商品买到。
但是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曾经曾经的农业帝国来说,对盛极必衰,荣华富贵转头空的恐惧又深深印刻在集体潜意识里。
这两个侧面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存在的实感,也就是对生的渴望与对死的恐惧
但是还有着没有被消解的欲望,盛极必衰,绝境逢生的轮回可以终结吗?可以计算出一切吗?但对秩序的渴望和对混乱的恐惧这两种欲望永远难以满足,连爱因斯坦都不知道上帝掷不掷骰子,因此迷茫不会改变
卡尔维诺的短篇简直不知所云,但中篇又精致也不会过于繁复。这种体验让我不得不加强了作者已死的思想钢印,关于这点可以用反证法,如果作者还活着,卡尔维诺学文科,我学理科,他文学阅历渊博而我俗不可耐,卡尔维诺或者什么类似的文学家想碾死我不要太简单,那么我的一切书评都是庸俗浅薄不值一驳的,所以对我这种弱者来说,肯定要把作家都杀死
当然了,文学家就可以反驳作者已死,归根到底谁也说服不了谁,我的建议是一物克一物,作者的话不如和编辑去说
steam应该出个个人测评好评率统计功能,然后年度报告统计一下大致梯度。这应该很能体现玩家的性格(当然,肯定是中深度玩家样本数才够),个人好评率高说明要么此人极度谨慎,非喜好的品类的不玩,要么就是大好人;相反地低好评率说明此人性格苛刻或者喜欢玩游戏但要求很高
话说我个人的好评率应该在90以上,毕竟买之前都会查半天资料,实在不喜欢的也退款了
游戏多了后整理起来很痛苦,单单一个维度是不够的,比如按类型分,我都有100多款avg了,就需要再引入一个维度,比如说个人评分,或者说权值,默认可以都设置10,个人编辑可以让收藏夹按权值分类显示游戏,当然也可以按权值屏蔽
更进一步可以做一个简易数据库存储游戏的metadata,根据细分的键值对来对游戏库管理…
rpg游戏里对路线设计的偏好是个常见的问题,实际情况下很可能出现屠杀线人死光了剧情没法编,或者很多情况下善良奖励更多,人际关系更丰富之类的问题,不如说邪恶路线非常容易变成纯粹混乱的县中路线,毕竟都邪恶了还遵守秩序不是多此一举,大部分世界观下的主要秩序都是鼓励善行的,因此体验以及奖励会单薄不少
因此,邪恶路线想做好,就不能和善良路线共享框架,人际关系,所处的政体都得完全不同才行,也就是说需要一个邪恶利己的秩序可以让主角投身其中,主线从拯救世界反转为帮邪恶阵营毁灭世界,然后彻底支配邪恶阵营之类的,就拿me2来说,叛逆路线如果可以直接背叛银河系联盟阵营投入收割者并保留主体意志就好玩了,不过这么一来过于惊世骇俗可能会被炎上
在文化领域,现实派和浪漫派的战争是永不停歇的,细分到恐怖文化,这两者可以说平分秋色,现实派有电锯惊魂,沉默的羔羊之类的杀人狂,疯子和变态,浪漫派也不甘示弱,日式恐怖的贞子,伽椰子,以及各路民俗怪谈,都市传说。那么,遇到分类,就会有边界问题,比如科学怪人该分给哪派呢?说实话大部分恐怖题材的改造人缝合怪完全不科学,更像披了科学皮的魔法,我觉得绝大部分应该划给浪漫派。也有一些改造大脑改造出了变态杀手的,鉴于现实中也有大脑做手术后性情大变的,所以这种应该可以算现实派。
古兰大剧院为自己的衰落找的理由是,一二战发生的惨剧太多,人们不需要看恐怖剧场了,不过我觉得这只是一部分原因,恐怖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但人偶剧场搞了这么多年,多少也看腻了,20世纪起开始发展的恐怖电影有更好的特效和演技
恐怕很大比例的通关者会认为这部游戏的基调是悲观压抑的,我的两个周目里感受也一样,但我现在快大学毕业了,反而有了另一种感受
不管是哈里,还是金,或者有着类似的迪斯科情节的屏幕前的玩家,都要解决一个问题,在失却理想的废墟中如何才能找到救赎?旧的理想难以再续,新的理想要么庸俗乏味要么软弱无力,投向没有具体立场的道德主义吗?但是这必然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拷问,直至心灵破碎。投向庸俗的利己主义吗?但尸山血海中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能得到片刻的救赎。看似没有任何出路(当然指的是心灵上的),我认为这是游戏少了一个视角造成的,迪斯科讲了政治,讲了经济,当然也讲了文化和哲学,但是科学呢?如果我们能突破大气层进入星际时代,一切问题都可以抛在脑后,当然这是无聊的空想,但通过教育和科研,这可能成为未来的现实,如果说有还没有被否定的救赎存在,那就是科学,或许还有个宗教,当然科学的前方也可能是赛博朋克之类的绝境,但和什么都不做相比,我更愿意在科学中寻求救赎